第24屆東亞及西太平洋電力工業協會大會(下稱“亞太電協大會”)日前在廈門舉辦。廈門作爲東道主,藉此平臺舉辦專場推介活動,向世界發出邀約:共建“新能源產業創新之城”。新能源產業是推動能源變革、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產業,也是廈門構建“4+4+6”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部分。面對新能源超級賽道,廈門蓄勢待發,打造“新能源產業創新之城”。
新項目總投資228億元新能源項目簽約
近日,以“綠色低碳,電亮未來”爲主題的亞太電協大會在廈門開幕,能源電力龍頭企業主要負責人、亞太地區能源電力領域政府官員及企業高管、知名國際組織負責人等2000餘名代表參會,圍繞“雙碳”目標、綠色低碳、電氣化發展、新型電力系統、新型電力市場、綜合能源等全球關注的關鍵議題展開深度探討和互動交流。這是2020年以來,在國內首次線下舉辦的亞太乃至全球能源電力行業的盛大聚會。
在本次大會的專場推介活動上,廈門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孫建輝推介廈門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基礎和優勢、目標和佈局、重點和舉措,並伸出“橄欖枝”,誠邀各方共建“新能源產業創新之城”。
孫建輝介紹,新能源作爲廈門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堅實的產業基礎、系統的產業規劃、完整的產業鏈條、強大的創新支撐、領先的示範平臺和優越的投資環境。
當前,廈門新能源及相關產業規模已超千億元,今年前9個月新能源產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成爲對廈門工業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行業。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華電集團、ABB、寧德時代、中創新航等頭部企業在廈門均有重大項目。
推薦會上,18個重量級新能源合作項目簽約,項目計劃總投資228億元。廈門市政府與中電聯、中國華能、中國能建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此外,還有15個能源電力項目落戶廈門。
廈門市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這批簽約項目與廈門新能源產業發展路徑高度契合,具有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強等特點。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施耐德電氣有限公司在廈建立施耐德電氣減碳數字化創新示範基地,在綠色低碳園區、能源數字化轉型與應用、綠色低碳電力設備推廣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安能物流、時代騏驥、宜車時代、主線科技新能源換電重卡項目,首年首批計劃採購5000臺換電重卡,3年採購10萬臺換電重卡。
強動力搭建超50家國家級創新和服務平臺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技術創新爲新能源產業持續發展提供豐厚沃土。
目前,圍繞鋰電、儲能等新能源領域開展創新研發和人才培養,廈門搭建了超50家國家級創新和公共服務平臺,10家新能源創新平臺。其中,福建省、廈門市重點支持的嘉庚創新實驗室,佈局高效能源存儲、低碳能源系統等六大研發方向,打造氫能與燃料電池等九大項目羣,推動智慧儲能大型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氫能、鋰電池關鍵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同時,廈門已有兩條優勢新能源產業鏈——新能源電池、新型電力系統,強勢推動新能源產業結構優化、產業能級提升,爲新能源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在廈門島外的同翔高新城,重大項目建設火熱——海辰儲能廈門鋰電二期項目全速推進,預計第四季度陸續實現產能釋放;10月中旬起,廈門時代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項目(一期)項目的單體陸續交付生產部門,到今年年底將預投產……廈門市發展改革委負責人介紹,新能源電池產業方面,今年寧德時代、中創新航、海辰儲能三家企業合計產值預計300億元,到2025年,廈門新能源電池總規劃有望成爲國內最大的鋰電池製造基地之一。
新型電力系統產業鏈方面,廈門電力電器規模居全國輸配電領域前十,是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全國最大中低壓開關製造基地之一。
國內首個“電碳生態地圖”、福建省內首個“鑽石型”配電網智慧片區、全省首個“光儲直柔”示範應用項目、省內首個“分佈式儲能的臺區級微網”、福建首個“虛擬電廠”平臺、省內首家“新型電力系統研究院”……作爲全省唯一新型電力系統示範市,廈門供電公司立足資源稟賦、產業生態、電網基礎和政策機制優勢,緊密融入“三大三先”省級高質量發展示範電網建設,積極打造城市高能級配電網建設示範樣板。
“今年到目前爲止,公司完成了130個新型電力系統相關項目建設,完成投資約2.25億元,加快打造‘供電高可靠、源荷高聚合、信息高融合、服務高品質’的高能級配電網。”廈門供電公司發展部副主任、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指揮部常駐副總指揮梅超介紹。
大藍圖核心產業規模將實現翻番
廈門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現、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新能源企業和投資者聚集發展。
近年來,在新能源產業領域,廈門表現優秀:廈鎢新能源、盛屯礦業、科華數能、海辰儲能四家企業入圍2023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500強新能源企業榜單內排名前列的寧德時代、ABB、中創新航等企業均在廈有重大投資項目;2022年,廈門新能源及相關產業規模已超千億元……
抓住時代機遇,廈門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大藍圖已經繪就。根據相關發展規劃,廈門新能源產業將在新能源電池、新型電力裝備、數字電網、氫能等四大發展領域重點發力,打造全球新能源電池總部研發和高端製造基地、全球領先的新型電力裝備研發生產基地、全國電網數字化技術高地、國際氫能技術和高端裝備輸出中心。
孫建輝表示,預計至2026年,廈門新能源核心產業規模將實現翻番。廈門將聚焦新能源電池、新型電力設備、氫能等環節,引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打造一批標杆性應用場景,構建一流全產業鏈生態圈。
施耐德電氣能源管理中壓業務運營副總裁柯旻介紹,施耐德電氣自2005年在廈門投資建廠以來,在創新研發、生產製造、供應鏈管理、綠色運營等方面均擁有深厚積澱,成爲面向全球不斷輸出技術創新、先進智造、綠色低碳等核心價值的戰略重地。
谈大小S向药头拿毒挨告索赔400万 葛斯齐:法律不罚说实话的人
他表示,未來仍將繼續發揮在數字化及能源管理領域的創新優勢,不斷深化在廈門的智造強基和綠色發展,爲推進中國乃至全球能源電力產業的轉型升級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爲廈門構建“新能源產業創新之城”做出切實貢獻。
廈門科華數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崔劍表示,對“新能源產業創新之城”充滿期待。
hololive「哈洽馬」赤井心要回歸了!推特預告11/1晚上8點即將復活
“科華數能的企業發展戰略與廈門打造新能源產業創新之城的發展目標高度契合。沿襲母公司科華數據在電力電子領域30多年的技術沉澱,科華數能在新能源領域持續創新,在光伏、儲能、微網等領域一路騰飛,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他說,“近年來,廈門市的新能源產業鏈越來越完善,科華數能作爲新能源產品的集成商,產業鏈協調及人才方面優勢愈發明顯。未來我們將繼續發揮領軍企業優勢,助力廈門建好建強‘新能源產業創新之城’。”
來源:中國經濟網